隔离开关双确认装置
近年来,我国电网经历了高速发展,变电站数量大幅增加。传统的运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生产需求,因此国网对“一键顺控”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及试点,并发布了《运检一〔2018〕99号 国网运检部关于印发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双确认”改造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西安致力开发的ZL-ZN916双确认传感系统完全满足上述技术规范要求,实现了一种新的隔离开关设备分合闸位置监测方式,与传统辅助开关接点实现隔离开关设备分合闸位置判断的方式形成非同源的分合闸位置指示,构成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的“双确认”判据。
适用于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敞开式隔离开关和组合电器隔离开关的“双确认”技术改造,以及新建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敞开式隔离开关和组合电器隔离开关的“双确认”系统设计、生产及应用。
5.12.1 双确认系统架构
5.12.2主要功能
a) 姿态传感系统能够与隔离开关操动机构辅助开关配合,可靠、有效的判断隔离开关本体的分合闸状态,包括分闸到位、合闸到位、分闸异?;蚝险⒁斐?。
b) 姿态传感系统在隔离开关处于不同的状态或在不同状态切换过程中,均能够进行隔离开关本体位置的可靠判断。
c) 一台接收装置具备接入18只传感器能力,且具备将与其连接的任意传感器中的1个、2个、3个或6个设置为一组(对应于1组隔离开关),至少能够设置6组(若6个一组,则分3组),并可对每组进行独立的分合闸标定和阈值设定。
d) 姿态传感器系统具有掉电后参数保存能力,可保存分合闸标定数据、开关实时位置信息等参数,恢复供电后能够重新获取到上述参数并恢复至断电前的状态。
e) 接收装置具有装置自检功能,并对与其相连的传感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检验,并将上述信息通过硬接点和IEC61850上传至上层网络系统。
f) 接收装置具有就地一键分合闸状态置位功能。
g) 针对每台隔离开关,接收装置可输出3路接点信号。2路用于指示隔离开关本体分合闸位置情况,隔离开关分闸到位时,其分位接点闭合,合位接点断开;隔离开关合闸到位时,其合位接点闭合,分位接点断开;分闸异常时,分位接点和合位接点均断开;合闸异常时,分位接点和合位接点均闭合。另1路接点信号指示传感器故障,传感器故障时其接点闭合,正常时分开。
h) 姿态传感器系统的调试软件满足如下功能:一是姿态传感器实时数据的显示、通信参数设置、角度阈值设置、传感器ID设置等功能,现场可通过连接接收装置进行传感器系统调试。二是现场可通过调试软件进行分合闸标定,标定信息不丢失且可备份可移植。三是可通过其进行阈值设定。四是具有隔离开关运动轨?;嬷乒δ??!?/span>
i) 接收装置具备就地调试口(RX232和RS485),能够现场进行程序升级,就地实现接收装置、传感器的地址设置,具有对传感器进行角度校准功能,并可通过后台系统或装置自身下发指令,召唤任意一个传感器的采集数据。
j) 接收装置具有数据存储和事件记录的功能。
5.12.3主要技术参数
1) 姿态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 项目 | 技术参数 |
1 | 测量范围 | 可测量“俯仰”、“横滚”、“航向”及任意倾斜角度下的任意角度值 |
2 | 分辨率 | <0.01° |
3 | 精度 | <0.1°(常温);<1°(全温) |
4 | 通信方式 | RS485 |
5 | 供电电源 | DC24V(由接收装置“DC24V”端子提供) |
6 | 功耗 | <1.5W |
7 | 体积 | L72×W70×H36mm |
8 | 重量 | <200g |
9 | 工作温度范围 | -50℃~85℃ |
10 | 使用寿命 | >8年 |
2) 姿态传感器信号接收装置技术参数
序号 | 项目 | 技术参数 |
1 | 供电电源 | AC220V |
2 | 通信速率 | 9600bps |
3 | 输入信号 | 不小于18路姿态传感器RS485信号 |
4 | 输出离散量 | 6组分位、合位、传感器异常共计18路及1路接收装置异常的无源??サ?/span> |
5 | 指示灯 | 20个状态指示灯 |
6 | 按键 | 12个一键置位键 |
7 | 体积 | L300×W164×H79mm |
8 | 重量 | <2000g |
9 | 工作温度范围 | -40℃~70℃ |
10 | 使用寿命 | >8年 |
本产品可用于三相或单极隔离开关等敞开式产品或组合电器的隔离开关上实现双确认功能,安装便捷,完全不影响产品的正常工作,耐候性优良,可靠性高。姿态传感器与信号接收装置采用双绞屏蔽电缆有线方式联络,外穿金属软管。
对于新建变电站该产品可装入电动机构产品内部,也可提供独立箱体抱卡在产品钢立柱上。对于智能化改造变电站独立箱体装置完全不影响现场产品状态,改造便捷。
产品现场安装时,姿态传感器接收装置调试简单,只需采用PC机通过RS485接口转换器对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进行标定即可。安装效果见下图。